清朝康熙年间,有个叫文远的年轻男子,家住乡村,为人善良且心怀慈悲。家中虽不富裕,却也能维持生计。
一日,文远进城售卖自家种的蔬菜。集市热闹非凡,人来人往。他正吆喝着,瞧见一老者在卖人参。
那人参品相上佳,文远本想卖了菜换些银钱补贴家用,可看着那人参,心中却有了别样想法。
此时,旁边有人议论,说这人参能卖个好价钱。文远却想到家中池塘里那只老乌龟,或许能拿人参换它一命。
原来,村里常有顽童想抓那乌龟玩耍,乌龟每次都吓得躲起来。文远于心不忍,便想把人参换乌龟放生。
他走上前,对老者说:“老人家,我想用这些菜和您换这人参,行不?”老者瞧他老实,便同意了。
文远满心欢喜,拿着人参回到家,直奔池塘。他呼唤着乌龟,乌龟慢悠悠地游了过来。
“老伙计,我带了好东西救你。”文远轻声说道,把人参放在岸边。乌龟似乎听懂了,缓缓爬上岸,咬住人参。
吃完人参,乌龟围着文远转了几圈,像是在表达感谢。随后,乌龟又慢慢游回池塘深处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文远依旧过着平淡的生活。这天,他像往常一样进山砍柴。山林茂密,静谧幽深。
文远正专心砍柴,突然听到一阵“簌簌”声。他抬头一看,竟是那只老乌龟,正朝他快速爬来。
乌龟爬到文远脚边,用头蹭着他的鞋,像是有什么急事。文远心生疑惑,问道:“老伙计,你这是咋啦?”
乌龟转身朝山林深处爬去,还不时回头看文远,像是在示意他跟上。文远放下柴刀,跟着乌龟走去。
他们在山林中穿梭,越走越偏僻。文远心中虽有些害怕,但想着乌龟不会害他,便壮着胆子继续前行。
不知走了多久,乌龟在一处山洞前停下。山洞里传出微弱的呼救声。文远心中一惊,快步走进山洞。
只见一位少女被困在山洞中,手脚被绳索捆绑,口中塞着布团。文远赶忙上前,解开绳索,拿掉布团。
“多谢公子救命之恩。”少女感激地说道。文远询问缘由,少女哭诉起来。原来,她是被一伙强盗掳来,强盗外出抢劫,将她暂时困在此处。
文远听后,十分气愤,决定带少女离开。可刚走到洞口,就听到外面传来强盗的声音。
“糟糕,强盗回来了,这可如何是好?”文远心急如焚。少女吓得脸色苍白,紧紧抓住文远的胳膊。
乌龟此时爬到洞口,伸出头看了看,又缩了回来,像是在思索对策。文远突然灵机一动,他看到山洞里有几块大石头。
“姑娘,咱们用石头堵住洞口,先躲起来。”文远说道。少女点头,两人合力将大石头搬到洞口,堵住去路。
强盗们来到山洞前,发现洞口被堵,十分恼怒。“肯定是有人救了那丫头,给我把洞口砸开!”强盗头子喊道。
文远和少女躲在山洞深处,大气都不敢出。强盗们开始砸石头,洞口的石头摇摇欲坠。
就在这时,乌龟突然冲了出去,咬住一个强盗的腿。强盗疼得大叫,其他强盗纷纷去抓乌龟。
乌龟灵活地逃窜,引得强盗们四处追赶。文远趁机带着少女从山洞的另一个出口逃离。
他们在山林中拼命奔跑,直到确定强盗没有追来,才停下脚步。少女对文远和乌龟感激不已。
“若不是公子和这乌龟,我今日怕是性命不保。”少女说道。文远笑着说:“姑娘客气了,这也是缘分。”
两人交谈中,文远得知少女名叫婉娘,家在邻村。文远决定送婉娘回家。一路上,两人相谈甚欢。
到了婉娘家,婉娘的父母见女儿平安归来,喜极而泣。他们对文远千恩万谢,还留他在家中吃饭。
婉娘的父母见文远为人善良,又与女儿投缘,心中便有了想法。饭后,婉娘的父亲找到文远。
“文公子,你救了我女儿,我们无以为报。我看你与婉娘甚是般配,不知你可有意娶她?”婉娘父亲问道。
文远听后,又惊又喜。他偷偷看了一眼婉娘,婉娘红着脸,低下头。文远赶忙说道:“若能娶婉娘为妻,是我三生有幸。”
婉娘的父母十分高兴,当即定下了两人的婚事。文远回到家,把此事告诉了家人,家人也为他感到高兴。
不久后,文远和婉娘举办了婚礼。婚礼上,那只乌龟也来到现场,像是在为他们庆祝。
婚后,文远和婉娘夫妻恩爱。文远依旧勤劳肯干,婉娘则操持家务,日子过得和和美美。
而乌龟报恩的故事,也在村里流传开来。村民们都感叹,善良之人终有好报,连动物都懂得感恩。
多年后,文远和婉娘有了自己的孩子。他们时常给孩子讲述这段奇妙的经历,教育孩子要心怀善良,多做好事。
孩子们听着故事,眼中满是好奇和憧憬。他们看着那只依旧生活在池塘里的老乌龟,心中充满了敬意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故事被代代相传,激励着后人与人为善,相信世间自有真情在,好人总会有好的回报 。